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综合信息

市场动态
RDPAC日前发布《全力提升中国医药产业创新能力》报告
时间: 2012-12-27 14:36 |点击次数:

  2012年11月30日,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based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 Committee ,RDPAC)在华发布了名为《全力提升中国医药产业创新能力》(以下简称“创新能力报告”)的报告。

  报告显示:目前RDPAC成员已在中国设立了49家生产工厂。在过去的10年间,RDPAC成员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已从7个激增到如今的30个,包括辉瑞、诺华、罗氏、赛诺菲、诺和诺德等在内的大型跨国企业均已在中国建立起研发中心。

  调查统计显示:未来3年,RDPAC成员公司的研发总支出预计将超过240亿元人民币,年均超过80亿元人民币。这样的投入水平接近于中国政府用于“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年投入(80亿元人民币),同时相当于2010年中国所有大中型医药企业(包括本土和跨国企业)研发总支出(140亿元人民币)的一半。

  近年,很多跨国企业的在华研发中心逐步摆脱全球研发附庸地位,成为企业全球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领域也从最开始的药物上市前临床试验进展至对某些重点疾病领域药物的基础研究。调查显示:至少有12家RDPAC成员的研发中心将研发目标锁定在《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或“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列出的重点疾病领域;至少有4个研发中心致力于攻克胃癌、肝癌和肺癌这三类在中国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国家的医学难题。

  过去5年中,RDPAC成员公司已累计向中国市场引进了至少67种创新药物,占同期中国市场所有上市创新药物的80%。这些创新药包括用于治疗乳腺癌等威胁生命的疾病,以及缓解如老年黄斑变性等恶性疾病的有效药物。

  据统计,2011年,RDPAC成员公司与大学、医院及科研机构共建立了210对合作伙伴关系。这些合作覆盖范围广泛,从联合研发到向本土合作伙伴转让关键知识产权(如小分子化合物库)等。

  RDPAC隶属于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是一个由37家跨国药企组成的非赢利性组织,成员包括辉瑞、拜耳、诺华、礼来、安斯泰来、阿斯利康等国际排名前列的制药企业。委员会下设卫生政策与市场准入、科学与药政事务、良好道德商业行为规范、知识产权保护与药品安全、沟通与协作等执行委员会,负责就医药市场准入、知识产权、药品安全等成员公司共同关注的医药卫生政策问题进行研究和沟通。

(摘自:医药经济报2012-12-24)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3/27 0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