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中医药编码3项国家标准发布 12月1日起实施
时间: 2015-11-02 13:41 |点击次数:

  2015年10月29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中药方剂编码规则及编码》(GB/T 31773-2015)、《中药编码规则及编码》(GB/T 31774-2015)和《中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编码与表示》(GB/T 31775-2015)系列中医药国家标准,标志着我国有了统一的中药、中药方剂、中药供应链编码体系。该系列标准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药编码规则及编码》(GB/T 31774-2015)规定了中药的编码规则,并对中药材1219种、中药饮片1603味、中药配方颗粒1364味、中药超微饮片1337味、中药超微配方颗粒1337味等进行了分类与编码。《中药方剂编码规则及编码》(GB/T 31773-2015)规定了中药方剂的分类与代码结构,并对1089首中药方剂进行了分类编码。《中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编码与表示》(GB/T 31775-2015)规定了中药产品贸易项目、产地、单位、等级、生产日期、批次号、系列号、数量等产品标识内容信息的编码与表示。

  据有关专家介绍,该系列标准提出了中药、中药方剂分类编码的学术体系,创建了中药、中药方剂、中药供应链的编码规则及编码,建立了常用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药超微饮片、中药超微配方颗粒、中药方剂、中药供应链管理等的“字典库”。

  该标准编码具有唯一性、科学性、可扩展性及稳定性的优点,它的应用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实现统一中药方剂、中药名称、品种及其规格,做到“一名、一方、一物、一码”,“以方统药”,避免同方异名、异方同名、同物异名、异物同名的混淆现状,在中医医疗服务领域和中药产业方面,构成一个自主创新、相辅相成的中医药分类编码体系。

(摘自:中国医药报 2015-10-30)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3/27 02:04:26